季節轉換時氣溫也逐漸下降,面對漸涼的氣溫有人習慣喝杯溫暖的飲料來暖身子,也有人習慣用溫水洗臉,可是洗完臉會很乾且一直脫皮,尤其換季或氣溫又下降時,空氣的濕度下降也會讓臉部乾燥的狀況更為嚴重。臉太乾怎麼辦?畢竟乾燥就可能是肌膚屏障受損的現象,沒及時進行最合適的保養方法,可能會惡化屏障的受損程度,導致臉一直脫皮。以下告訴你4大改善方法與合適的保濕成分,才能減緩臉部乾燥的狀況,並享有健康的肌膚喔!

臉脫皮原因有哪些? 7個導致臉乾燥脫皮的內在因素

明明都已經特別在換季期著重臉部保濕、與預防導致臉部乾燥的成因了,為什麼還會覺得洗完臉很乾?或是用了保養品也無法改善臉一直脫皮的問題呢?因為肌膚乾燥的影響因子不只有外在環境,飲食、與生活習慣與年齡也都是影響因素!

1.缺乏維生素A

維生素A是維持皮膚與黏膜健康的重要營養素,一旦攝取不足,皮膚便容易變得乾燥、粗糙,甚至出現脫皮現象。

2.肌膚老化程度

肌膚中的天然保濕因子皮脂膠原蛋白的增生都會隨年紀上升而減少,導致皮膚變薄、失去彈性與鎖水力下降等肌膚屏障功能減弱的現象,若沒有適當使用修復力或保濕功效較強的保養品,都有可能引發臉乾燥脫皮的狀況。

3.身體水分不足

皮膚的角質層主要功能為防護細胞與防止水分流失,當角質層細胞缺水時,會從外部環境或向內部細胞補水,因此身體水分不足時會影響到肌膚的保水度,造成臉部乾燥等問題。

4.血管收縮影響水分代謝

氣溫下降時肌膚表層的血管會收縮來維持體溫,此為自然的人體現象,但當流向皮膚的血液較少時,新陳代謝也隨之降低,肌膚保水力也同步下降導致臉部乾燥。

5.皮脂腺活性降低

氣溫較低時皮脂腺分泌較少油脂,導致肌膚表層鎖水力下降,間接造成肌膚乾燥。

6.生活習慣不規律

長期熬夜、作息混亂,會讓皮膚得不到應有的修復時間,導致代謝速度變慢、屏障功能下降,讓肌膚變得乾燥、脫皮甚至提前老化。

7.荷爾蒙影響

女性荷爾蒙中的雌激素會影響皮膚的彈性與保濕能力,而隨著年齡增長,雌激素分泌會逐漸減少,皮脂分泌也會跟著變少,使得角質層變薄、保水力降低,肌膚就容易出現乾燥脫皮等初老現象。

換季時容易臉部乾燥嗎?5個導致臉太乾的外在原因

許多人會覺得換季時期,肌膚乾燥、乾癢、脫皮的狀況好像特別嚴重,這其實是因為肌膚被乾燥的空氣帶走,而肌膚是人體接觸外界的第一道屏障,對外在環境因素的改變都會比較敏感,也因此任何改變都會對肌膚帶來影響。若換季時深受臉部乾燥所苦,建議也要一起了解換季期會造成肌膚乾燥的外在原因,才能做好肌膚保濕對策!

1.整體溫度與溼度改變

氣溫與空氣濕度的改變可分為天然與人為因素。季節更替屬於天然因素,當氣溫變得乾燥,肌膚水分也容易被蒸發導致臉部變乾;室內暖氣則屬人為因素,冬天氣溫較低時,許多人會開暖氣保持溫暖的室溫,導致空氣中的濕度降低,加重臉部乾燥的現象。

2.季節交替

季節交替時會影響空氣濕度變化,濕度下降時肌膚水分被蒸發,也容易引發角質層變弱、臉脫皮等狀況,此外氣溫較低時肌膚也會減少自然油脂的分泌而影響保濕力。

3.過度的清潔臉部

過度清潔就是使用的不適當的清潔方式,有人為了控制臉部出油量,會進行頻繁洗臉或去角質等高強度的清潔方式,雖可帶走毛孔髒污但也破壞了天然角質層的保水力,導致洗完臉很乾,進一步引發臉乾燥脫皮的現象,若想維持健康的肌膚建議應用合適且溫和的方法洗臉。

4.洗臉水溫過高

當毛細孔因熱度被打開,皮脂與水分較容易被帶走或蒸發。失去水分的肌膚很難保持彈性,就會導致臉一直脫皮等乾燥狀況,建議用常溫或微涼的水溫來清潔皮膚即可。

5.紫外線曝曬或過度保養

許多人在換季期會對防曬一事鬆懈,但其實氣溫下降時紫外線並沒有同步降低,若沒有做好防曬保養仍會加速肌膚老化或乾燥等問題;也有部分的人會趁機在換季期加強保濕保養,然而塗抹過多的保養品導致肌膚無法好好吸收成分,延長面膜保養時間也會導致水分被面膜吸走的反吸收狀況,進而導致臉部乾燥。

臉太乾怎麼辦?做好臉部保濕就不擔心臉一直脫皮

洗完臉很乾嗎?造成臉部乾燥脫皮的6個NG保濕方法

明明每天都有保養,臉卻還是乾燥脫皮?那麼有可能不是沒保濕,而是使用的保濕方式錯了!以下整理出6個常見的保濕NG行為,快來檢查看看你是否有中招:

  1. 洗臉時用太熱的水:溫度過高的熱水會讓皮膚的油脂快速流失,破壞天然皮脂膜,使肌膚屏障受損。雖然洗完當下覺得清爽,但長期下來皮膚容易變得乾燥、緊繃,甚至更容易敏感泛紅。建議用接近體溫的溫水清潔最為適當。
  2. 用到過於鹼性的洗卸產品:鹼性成分的去脂力過強,會破壞肌膚的天然弱酸性環境,同時使得皮膚屏障也被破壞,導致洗完臉後容易出現緊繃感。建議選擇pH值接近皮膚(約4.5~6)的溫和型洗卸產品,將有助於維持穩定的肌膚狀態。
  3. 頻繁地去角質:角質層是保護皮膚的重要屏障,過度去角質會讓這層保護膜越變越薄,導致肌膚失去保水力,也更容易因為風吹日曬或氣溫變化等外界刺激而變得敏感、乾燥脫皮甚至刺痛。建議依膚質調整頻率,並選擇溫和型去角質產品才不會適得其反。
  4. 面膜敷過久:面膜並不是敷越久越好!因為皮膚能吸收的精華有限,大約敷個10~15分鐘就已足夠。如果敷太久的話,反而會讓面膜回吸臉上的水分,造成「反效果」,讓原本期待補水的肌膚變得更乾,甚至還可能出現脫皮狀況。
  5. 保養品疊擦過多:保養品也不是擦越多越好,疊擦太多產品反而會讓皮膚無法吸收,增加肌膚負擔,進而可能導致阻塞、乾燥甚至過敏反應。建議一次使用2~3種重點保養品即可,並依膚況選擇質地與功能性。
  6. 使用含刺激性成分的保養品:A酸、果酸、水楊酸等酸類成分雖能幫助代謝角質,但如果本身肌膚偏乾或敏感,使用後反而容易出現乾燥脫皮等不適反應。建議可以優先選擇無酒精、無香料、低敏溫和配方的保養品,更能守護臉部肌膚健康。

4大方法改善臉乾燥脫皮,補水、保濕、修復缺一不可

經由上述了解臉脫皮原因,除了避免外在因素影響肌膚的保水力外,也可以透過以下3個保養要點來改善臉部乾燥脫皮的現象,幫助換回水嫩彈性的健康肌膚。

1.補充足夠水分

皮膚有70%都是水分,是人體的重要水分來源。身體缺水時就會透過經皮水分散失來取得水分,所以水分不足時也較容易造成臉部乾燥問題。因此建議日常要養成多喝水的習慣,衛福部也建議健康的成人應該要飲用自己體重的30~40倍的水量,以補足所需水分來促進代謝,不影響到肌膚的水分。

2.挑選溫和的洗臉、保養產品

臉一直脫皮時就表示肌膚屏障受損,而受損的原因有可能是肌膚缺水,因此更應該使用成分溫和有保濕功效的產品。溫和的洗臉產品如樟之物語的洗臉皂,因富含酪梨油的滋養成分,可溫和清潔臉部髒污與油脂,也有助於修復受損或缺水的肌膚,使皮膚保持天然的水分與油脂平衡,減緩臉部乾燥脫皮的狀況。

3.洗完臉後加強保濕

洗臉時也會帶走部分皮膚中的水分,為了避免洗完臉太乾,在洗完臉後馬上用保濕產品可有效鎖住肌膚的水分,因溫和的保濕產品通常含有脂質或滋養皮膚的營養成分,能防止臉乾燥脫皮的問題。

4.護角質

與其頻繁地去角質,不如專注在「護角質」上。角質層就像肌膚的防護罩,當它健康、保水力夠,就能幫助鎖住水分、減少脫皮。建議選擇溫和清潔產品,搭配修護型保濕保養品,才能真正穩定膚況、幫助舒緩乾燥不適,從根本改善脫皮問題。

臉一直脫皮怎麼辦?臉部乾燥時適用的5個保養成分

誰都不想一直被臉乾燥脫皮所困擾,除了需替肌膚補水也可透過合適的保養品來修復肌膚,建議可使用以下5種常見的保濕成分來進行保養,更能有效改善臉部乾燥的狀況!

1.水解荷荷芭酯 (Hydrolyzed Jojoba Esters)

萃取自荷荷芭植物(Simmondsia chinensis)種子的植戊油,因結構跟人類皮脂相似,具有防止水分流失的功效,且富含維生素E與抗菌功效,很適合用於乾燥肌膚的修復。

2.酪梨油 (Avocado Oil)

萃取自酪梨果肉的天然植物油,主要包含了維生素A、維生素E等抗氧物質,除了可維持肌膚水分,也能促進細胞再生,此外肌膚也很容易吸收酪梨油,可說是天然的保濕劑,因此常被使用於乾燥行肌膚的修復與保養。

3.複方植物萃 (Plant Extract Blends)

是一種萃取於多種植物的天然活性混合物,通常富有抗氧化物、維生素、礦物質與精油等有助於皮膚的成分,有助於加強皮膚保濕能力、減少經皮水分流失 (TEWL)、舒緩乾燥紅腫不適的肌膚,因為成分天然常用於各種保養品中。

4.玻尿酸 (Hyaluronic Acid)

是一種保濕力極強的人體多醣份子,主要分布在皮膚、關節或眼睛等部位,具有吸附超過自身重量千倍的水分功能,可使肌膚富有彈性或改善臉太乾的問題。因屬於人體既有的保濕成分,也很容易滲透進皮膚,是不限於乾燥肌膚使用的保濕成分。

5.胺基酸 (Amino Acids)

也是天然保濕因子的一部分,可促進膠原蛋白生成加強皮膚彈性和緊緻度,幫助修復肌膚細胞,此外也能有效被肌膚肌收,減少肌膚流失水分,對改善臉部乾燥很有幫助。

換季不乾澀推薦|樟之物語滋潤清潔一次到位,乾肌也適合

洗臉是一件療癒的事情,若遇到臉部乾燥的問題,也請記得要加強使用合適的洗卸或保濕產品,每日採用溫和不刺激的方式清潔臉部,臉一直脫皮的問題就可大幅改善。若擔心使用的產品對肌膚會造成負擔,推薦使用樟之物語的活力幻顏精女性活力幻顏精華皂(乾性/敏感膚質)105g華皂,這是南僑結合了65年的專業知識,全方位為敏感肌與乾肌所打造的產品,不僅通過國際AMA認證,無添加化學成分、不含過敏源,還注入牛樟芝天然精華,讓你用最溫和的方式洗淨臉部髒污,同時又修復肌膚,帶給肌膚最純淨的呵護。

 

延伸閱讀:

換季肌膚保養 你做對了嗎?

洗面乳怎麼選?溫和洗臉產品推薦,3大挑選重點洗出好膚質